高中地理必修2重点(4)
发布网友
发布时间:2024-05-15 14:03
我来回答
共1个回答
热心网友
时间:2024-06-08 17:23
高中地理必修2:深度解析农业与工业地域特性与影响
一、驱动农业发展的三大因素</
1. 自然因素</: 温室农业揭示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,梯田与施肥、浇水则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。
2. 社会经济因素</: 市场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,交通的改善则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,显著影响农业布局。
3. 技术因素</: 良种培育和机械化提高产量,化肥农药的应用则展示了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提升。
二、农业地域类型与影响</
商品谷物农业</: 以地广人稀和高度机械化为特点,如北美大平原,是全球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。
水稻种植业</: 亚洲季风气候区的特色,如东南亚,精细耕作体现其生态敏感性。
混合农业</: 如澳大利亚,通过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,实现农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。
三、农业与环境互动</
生物影响:开垦与人工培育带来生态多样性,过度放牧和污染则带来环境压力。
土壤与气候影响:农业活动对土地盐碱化、肥力下降及气候变化产生深远影响。
水文变化:农业活动改变了河流径流和含沙量,影响水文系统。
四、工业区位理论与实践</
工业区位考虑自然、经济、劳动力和技术因素,市场导向与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工业布局。
工业地域类型多样,从原料导向到技术导向,如硅谷的科技导向,反映了现代工业的多元发展。
传统与新兴工业区对比,如鲁尔区的转型与硅谷的发展,展现了工业区位策略的变革。
环境挑战与应对</
工业活动导致的污染,如大气变暖、酸雨、生态破坏,需通过清洁生产实现环境可持续。
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,强调节能减排和绿色交通的重要性。
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</
中国面临人口压力、资源约束和环境危机,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选择。
通过《中国21世纪议程》等政策框架,推动生态农业和新能源开发,以实现经济、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