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世纪哪个国家将小球藻作为食物
发布网友
发布时间:2024-05-20 18:16
我来回答
共1个回答
热心网友
时间:2024-05-26 13:22
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解决粮食不足问题而首次有计划地培养绿藻。二战后,美国、德国、日本相继投入绿藻研究,大量培养且开发成产品销售。
每60亿个优质的绿藻细胞,才能制成1克的绿藻,1克的绿藻相当于1公斤的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,可见其珍贵。
绿藻(小球藻)由于含有超级丰富的营养,具有低热量,因此美国太空总署(NASA)把绿藻(小球藻)列为"太空食品",绿藻(小球藻)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"21世纪最佳食品"。2011年11月9日,神舟8号太空飞船携带绿藻(小球藻)上天,绿藻(小球藻)不仅为宇航员提供氧气,而且还作为食物的来源确保宇航员在中间站的全面营养,同时还有可能对许多医学难题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。
上世纪70年代开始,日本消费者开始普遍食用绿藻(小球藻),并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。但因为日本的地理环境气候水源达不到大规模培养绿藻的要求,因此需大量从台湾进口绿藻(小球藻),因为台湾拥有得天独厚的藻类培养环境,在全球享有70%的市场占有率。
对于我国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“三年自然灾害”的中老年人来说,绿藻(小球藻)并不陌生。当时,为响应中央的号召,人们把小球藻当做药物,治疗因营养不良而一度出现的”浮肿病“--蛋白质营养缺乏症,为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这么好的食品,为什么后却在我国销声匿迹了呢?因为小球藻有3层细胞壁,很难破解。小球藻能在地球上历经5亿多年沧海桑田的变化而一直生存在今天,关键一点就是它有坚韧的细胞壁的保护,利用常规方法难以使微小的绿藻细胞破碎。小球藻富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必须经过破壁后才能释放出来,并被人体消化吸收。质量再优异的小球藻如果不经破壁处理,即使加工成营养食品,实际上也难以发挥其作用。而当时我国确实存在技术上的难题。并且,小球藻有养殖过程当中很容易受到有毒藻类的污染,如果水质不干净,在室外培养的情况下,如果没有高科技的净化技术,那养殖过程中就可能受到污染了,有毒藻类的污染比重金属的污染对于人体的健康威胁更大,因此。我国多年都不曾涉及到小球藻的研究生产领域。
而在与此同时,日本、美国、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,小球藻在健康食品领域中却始终占据主导地位。特别是台湾,绝佳的环境更是养殖小球藻的天然良地,因此台湾是世界上小球藻主要生产地。近年来,内地也开始有企业开始生产小球藻了,但论品质还远远无法与台湾相比。
资料来源《绿先优小球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