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乡土中国》读后感2000字
发布网友
发布时间:2024-10-24 09:43
我来回答
共1个回答
热心网友
时间:2024-10-31 06:41
《乡土中国》是费孝通先生于1947年所著,主要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。此书深入浅出,详细描绘了中国乡土社区的结构与特点。在书中,费老提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单位是村落,从三户小村庄到数千户的大村,社会结构呈现明显的层级化。他强调,这些村落是乡土社会的基底,其内部有着独特的体系和规范。
阅读《乡土中国》,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童年在乡下的记忆。那时,我与父亲在周至老家农村生活了五年,直到小学二年级才转学到西安。夏天的芦苇丛中,布谷鸟的叫声此起彼伏,我们常常幻想能找到鸟蛋或小鸟,但往往徒劳无功。清澈的河流中,五彩斑斓的小鱼在水中游弋,我们只需轻轻一捞,就能收获几尾。芦苇根下,菱角随处可见;河中的大石头下,螃蟹亦能轻易抓到。孩子们光着屁股在河里戏水,直到村里的大人们呼叫声响起,才依依不舍地离开。
秋天,背着小背篓打柴,我们用长竹扫帚棍作为工具,用来扦拾白杨树落叶。冬天,热炕上的麦糠散发出淡淡的呛味,锅头炭灰里的红苕干面香甜可口。提着蛋笼走进麦田,捡拾燕麦和大雁的粪便喂猪,虽然手背冻得通红肿胀,但我们乐此不疲。冬天的夜晚,一群孩子聚在一起给各家各户“拜先人”,拜完后等待大人分发糖果或花生瓜子。大年三十的晚上,我们走遍村子的街道,收获满满。
如今,村边的小河早已干涸,河岸和芦苇丛被庄稼地取代,平日里见不到多少人。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,留下老人看家守门。过去低矮的瓦房已很少见,家家户户盖起了二层小楼,显得空荡荡的。记忆中的老家乡村,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,既有亲切感,又有深深的怀旧之情。
费老在书中提到,乡土社会的生活富有地方性,强调活动范围的地域限制,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地域隔离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迁,我老家的村子已经与城市紧密相连,年轻人外出打工,社会圈子不再孤立。同时,乡村建设也在不断进步,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得到重视,特色经济发展、公共服务改善以及环境质量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通过阅读《乡土中国》,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,探索中国的基层社会。尽管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,但费老对社会结构的洞察力和研究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