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:2024-10-24 09:54
共1个回答
热心网友 时间:2024-11-22 11:15
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,生态环境持续恶化。近年来我国水体中有害藻华(Harmful Algal Blooms,HABs)(包括海洋赤潮和淡水水华)持续高频次发生,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的饮水安全、水产养殖、水体景观价值等方面,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。我国各级*部门和科研机构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监测、对淡水蓝藻水华和海洋硅藻/甲藻赤潮进行早期预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。
目前我国浮游植物和有害藻华的监测主要采用显微计数、叶绿素含量测定、卫星遥感等技术。显微计数采集的样品需要经过鲁格氏液、甲醛等固定液固定,带回实验室沉淀浓缩后进行定性定量分析,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。此外,显微镜下藻类分类和计数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,且分析样品的效率较低(一般而言,对一个样品同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约需2 h)。叶绿素含量测定是一种相对较快速简单的测量技术,但传统的测量方法多为现场抽滤后带回实验室抽提,然后进行分光光度计分析、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或高效液相色普(HPLC)分析,但这种技术最快也需要1-2天才能获得结果。这两种方法均不能立即反映出水体中的藻类信息,而是要经过一段分析时间,从而降低了生物监测的时效性,大大影响有害藻华的监测/预警。此外,叶绿素含量测定也可用原位传感器进行连续监测,但这种方法多采用若丹明法(化学法)校正数据,误差大,且传感器需要经常维护。卫星遥感具备监测范围广、数据多、不受地理位置和人为条件*等优点,但其容易受天气条件影响,且往往需要藻类细胞累积到一定程度(可能已经发生藻华)才能监测到,往往达不到预警的效果,而且购买卫星遥感数据费用高,分析复杂,因此卫星遥感多在专业机构进行。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