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:2024-10-24 11:32
共1个回答
热心网友 时间:2024-11-09 16:37
在古代中国的官职体系中,谏议大夫是一个重要的职位,主要负责规谏讽谕,监督朝政和官吏的过失。根据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记载,谏议大夫的职位等级为六百石,且职位数量不定。在宋史的《职官志一》中,左散骑常侍、左谏议大夫等职共同负责谏正朝政缺失,对于不称职的大臣或百官的错误,他们都有权提出纠正建议。
在三国时期,谏议大夫的任命有着不同的背景。例如,贾逵被曹操任命为谏议大夫,是因为他在军事行动中的果敢决策,尽管他最初拒绝了曹操的征召。李义担任过平陵令和冗从仆射等显职,后被封为军祭酒和魏尚书左仆射,文帝即位后又晋升为谏议大夫。马超虽起初未接受曹操的征辟,但后来因战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,他的父亲马腾入蜀后,他继续得到官职提升。
费诗和杜琼都是在刘璋时期担任过从事,刘备攻占益州后,他们分别被任命为督军从事和议曹从事。费诗曾因违逆旨意被贬,但蒋琬执政时又被召回,担任谏议大夫。杜琼则在后主时期被授予谏议大夫的官职,随后晋升为左中郎将等高级官职。
总的来说,魏晋时期的谏议大夫通常是从郡守级别的官员中选拔,属于散官性质,既可以作为升迁的跳板,也可能被安排在闲职。其官阶介于议郎和太中大夫之间,历史上《通典》将其列为七品的记录可能是有误的。这些记载反映了谏议大夫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。
扩展资料
一个古代官职。 谏议大夫--魏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