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:2024-10-24 11:19
共1个回答
热心网友 时间:2024-11-09 15:11
隶,作为动词,其字义可追溯至“逮、捕、追及”的本义,通过“又樆尾会意”的构词方式,形象地表达了从后追赶的场景。在古文中,隶表示跟随或隶属于某个体系,如柳宗元在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中提到的“隶而从者”,意即跟随从者。同时,隶字也有“流离”或“通‘离’”之意,如“饿馑流隶,饥寒道路”描绘了难民的生活状态。
作为名词,隶在古代中国有着特殊含义,指代奴隶或差役,如《左传》中的“舆臣隶,隶臣僚”,表明地位较低的官吏或役人。这种称谓也常用于描述罪犯被罚为官奴的情况,如《五人墓碑记》中的“皆得以隶使之”。在社会等级中,平民百姓有时也被称作“甿隶之人”。此外,隶还特指衙役,如皂隶,与徒隶形成对比,体现了官府等级制度。
隶书作为汉字书写的一种风格,起源于秦朝程邈的改革,由小篆简化而来,因其规范严谨,又称“八分体”。擅长隶书的高手被称为“隶绝”,而学习和练习隶书则称为“隶习”。隶篆则是指隶书与小篆之间的书法风格演变。
隶,汉字,字义有 属于、隶卒、奴隶、汉字中的一种字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