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:2024-10-24 11:22
共1个回答
热心网友 时间:2024-11-06 23:36
治疗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的主要方法分为病原学治疗和对症治疗。
1. 病原学治疗首选药物是阿苯达唑,每日剂量为18-20mg/kg,分2次服用,疗程10天。对于脑型患者,可能需要2-3个疗程,每疗程间隔14-21天。治疗效果显著,但副作用包括头痛、低热,严重者可能引起力量障碍或癫痫。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,如过敏性休克或脑疝,原有癫痫患者需特别注意。第二疗程的副反应通常较轻。
吡喹酮也是一种治疗手段,但其副作用比阿苯达唑更严重,目前多推荐使用阿苯达唑。吡喹酮剂量为40-60mg/kg/d,分3次口服,疗程3天。其治疗效果可见虫体结构改变,但血脑屏障通透性可能导致脑水肿和过敏反应。
2. 对症治疗包括处理颅内压增高,如静滴20%甘露醇和地塞米松。癫痫频繁发作者除常规治疗外,可考虑使用安定或异戊巴比妥钠等药物。过敏性休克则需用肾上腺素和氢化可的松进行紧急处理。
注意事项包括:所有患者应住院治疗,以防潜在脑囊尾蚴病并发症;癫痫频繁发作或颅内压增高者需先降压治疗,必要时可能需手术;眼囊尾蚴病禁用杀虫治疗,需手术摘除;怀疑脑室孔堵塞的患者,药物治疗可能导致堵塞加重,建议手术;晚期痴呆患者反应差,且易出现严重反应,建议首选阿苯达唑。
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俗称囊虫病,是猪带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体所致。因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,亦可因身体内有猪带绦虫寄生而产生自体感染。囊尾蚴主要寄生在皮下组织、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,以寄生在脑组织者最为严重。其危害程度大于绦虫病。危害程度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量而不同。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:囊尾蚴位于皮下或粘膜下,肌肉中,形成结节。感染轻时可无症状。寄生数量多时,可自觉肌肉酸痛无力,发胀、麻木或呈假性肌胎大症等。脑囊尾蚴病。眼囊尾蚴病。